HOME | PROFILE | NEWS | MEDIA | PHOTOS | MUSIC | LINK | CONTACT

著作 WRITINGS>>報刊評價(學術界對戴定澄研究成果的評論)>>報刊評價(陳林)>>報刊評價(夏艷州)

一部具有多重價值的“合唱經典”
-----析《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合唱曲選》

人民音樂2010年2月

如果說歐洲早期合唱音樂的魅力,我們在戴定澄先生編注的《歐洲早期合唱曲精粹》(2001年5月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中已經略領其風韻,那麼,由戴先生編注的《合唱經典──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合唱曲選》(以下簡稱《合唱經典》)更是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歐洲早期合唱藝術的博大精深。
《合唱經典》由中國出版集團資助,於2008年1月由民眾音樂出版社出版,全書選編的作品涵蓋了歐洲14-18世紀的“新藝術”及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的代表性合唱作品。書中對所列選的作曲家及其作品進行了分析和評介,部分作品有中文歌詞譯配,其餘作品後附中文歌詞大意。縱觀《合唱經典》全集,有以下特色︰
一、豐富而經典的合唱曲目
全書共收錄了50首合唱作品(見表1),涉及到23位作曲家,這些作品既有宗教體裁也有世俗體裁,主要有經文歌、彌撒、尚松、牧歌等,內容豐富、曲目經典。除少量作品(約占5%)已由作者編著出版外,大量譜例在內地及港澳台為首次披露。就曲目選擇時間上來看,作者選擇了三個時間段的作品。首先,1-8首是文藝復興前期14-15世紀中葉的以馬肖和朗迪尼為代表的“新藝術”時期的作品、以鄧斯特布爾為代表的英國樂派的作品、以班叔瓦和杜費為代表的勃艮第樂派的作品;其次,9-14首是文藝復興早期弗蘭德樂派的作曲家奧克岡、伊芳薩克、普雷和奧布里赫特的作品;最後,15-50首是文藝復興盛期威尼斯樂派、羅馬樂派、義大利、瑞士、德國、西班牙、英國和法蘭西作曲家的作品。從表1可以清楚的看出,作者在作品的選擇上是以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為中心,並附有文藝復興之前的若干作品。之所以這樣來選擇作品,正如作者所述︰“主要是考慮到風格的傳承性、資料的豐富性以及前後風格的比較性”。

表1
時間

流派(國家)

作曲家

作    品

數量

14世紀─15世紀中葉

“新藝術”風格

馬肖

《羔羊經》、《如果我一無所有》

2

朗迪尼

《過去的事不再回來》

1

英國樂派

鄧斯特布爾

《聖母瑪利亞》、《聖母贊主曲》

2

勃艮第樂派

班叔瓦

《多么可愛喲,我的姑娘》

1

杜費

《元旦》、《武裝的人》           

2     

文藝復興時期早期

佛蘭德斯
作曲家

奧克岡

《武裝的人》              

1

伊芳薩克

《在高山與深谷之間》

普雷

《給我平安》、《聖母頌》、《窮苦人的避難所》

3

奧布里赫特

《馬太福音受難樂》               

1   

文藝
復興
時期
盛期

威尼斯樂派

維拉爾特

《夫人,我不知道你為什麼這樣做》

1

A.加布力爾利

《當眾人之力匯聚》、《每當我想起》

2

羅馬樂派

帕勒斯特裡那

《武裝的人》、《萬福,天上的皇后》、《天主的榮耀》

義大利
作曲家群

馬倫齊奧

《美麗的星星給我安詳寧靜》、《孤獨和憂傷》

2

傑蘇阿爾多

《我愿死,不必多言》、《死神啊,懇求幫助解除痛苦》                 

2   

凱莫

《山谷失去陽光,它哭泣悲傷》

1

英傑涅裡

《在奧利維蒂山上》

1

費斯塔

《牧羊姑娘》

1

梅魯洛

《請你拯救我》

1

羅勒

《安睡吧,溫潤的夢鄉朦朧迷茫》

1

拉索

《小鴿子》、《我的靈魂不再悲傷》

2  

G.加布力爾利

《阿裡路亞》

1

蒙特威爾第

《海水在輕輕嘆息》、《我是一個年輕少女》、《冷酷的阿瑪瑞利》   

3

阿卡德爾特

《潔白美麗的天鵝》,《美麗的人兒,你在那裡》、《瑪戈種葡萄》

3  

瑞士

森夫爾

《啊,親愛的小艾爾賽》

1  

德國

瓦爾特

《從深淵處我向你求告》

1

哈斯勒

《來吧,我的心上人》

1   

西班牙

莫拉勒斯

《主,天主》

1

英國

塔利斯

《你們若愛我》、《主啊,請賜神靈予我心》

2

拜德

《孩子的母親》、《養活了他們》、《皇后萬福》

3

法蘭西

布爾熱瓦

《有福者之歌》

1   

古迪莫爾

《主佑我》

1

奧地利

漢德爾

《正直善良的人》       

1  

 

二、學術性
  作者在每階段作品前都附有對作曲家及其背景的介紹,同時就作品體裁、風格、寫作模式、演唱模式等進行了扼要但富有學術性的評介。如在編二中,作者首先對文藝復興這一名詞做了解釋,然後,對佛蘭德斯作曲家及其創作風格進行了闡述。作者認為佛蘭德斯作曲家是在勃艮第樂派的基礎上,把多聲音樂的表現力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其創作代表了文藝復興前期多聲音樂領域中的重要成果,並對歐洲各國產生重要影響。其主要風格及其多聲寫作特點為︰其一,以四聲部複調寫作為主,各聲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新增加的低聲部使得音響更加豐滿;其二,和弦式織體增多,與線條性對位織體形成聲部組合模式上的對比與變化;其三,三度、六度在理論上屬於協和音程而得以普遍運用,因而在縱向架構上形成了更多的完全三和弦,大三度在結束中開始出現;其四,模仿手法廣泛運用,是複調音樂達到統一性與邏輯性的基本手段;最後,逐步出現類似於以後的正格終止、變格終止和半終止的終止式。在評介具體作品時,作者力求用精煉而簡潔的語句來對某一作品進行概括,如作者對奧克岡的彌撒《武裝的人》的創作特徵進行的論述︰“如流暢起伏的旋律線條,協和豐滿的音程結合,具有一定和聲基礎的低音聲部形態,色彩斑斕的複調聲部呼應。對比及宏大而生動的曲體安排”。 可以看出,作者在評介時,既做到了巨視的概括,又注重微視的理論闡述。
這些評介之所以具有很強的學術性,與作者多年的艱辛研究是分不開的。我們知道,上個世紀末,戴定澄先生曾赴多國學習、考察、研究,在日本期間,其論文《早期多聲音樂中的雙音原理》在日本公開發表。其博士論文《歐洲9-16世紀多聲音樂中和聲的理念與形態》完成後在《音樂藝術》連載,獲得了國內外學人的一致好評;後由其博士論文改寫的專著《歐洲早期和聲的理念與形態》於2000年出版,填補了我國歐洲早期和聲研究專著的空白;同年5月作者出版了CD《遙遠的回聲》,使我們對歐洲早期的合唱作品在聽覺上有了更深的感受;2001年,作者編注的《歐洲早期合唱曲精粹》出版。這一系列的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並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完成上述成果後,作者應邀以客席教授、訪問學人等身分深入英國、芬蘭、瑞典等國,參與、體驗了大量有關歐洲早期多聲音樂的學術與作秀活動,收集了較多富有價值的學術資料,並與比利時、法蘭西、德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的音樂家及教堂、圖書館聯繫,取得了很多有價值的學術訊息。而後作者又透過認真分析、考証、比較、梳理,最終出版了這部“合唱經典”。 一部學術著作的出版,如同一段艱難的行程,而一位內地音樂理論家去研究並出版歐洲早期的合唱作品更可謂是難上加難,正如作者所說︰“《合唱經典》的出版花費了我六年的心血”。 這也正是因為作者“長期以來對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研究的執著和扎實嚴謹的學風” 才使得《合唱經典》得以順利出版並充滿了學術性
三、多重音樂價值 
首先,合唱價值。最早的合唱來源於西方早期的宗教音樂,而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在整個西方音樂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這一時期合唱藝術的繁榮,並用以複調技法來創作,因而,文藝復興時期也被美譽為“聲樂複調的黃金時期”。《合唱經典》中的曲目,都是經過作者精選而出,在音域上適合於演唱。同時大多曲目配有鋼琴簡譜,這為合唱時的伴奏提供了便利性。
其次,研究價值。在我國關於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研究相對較少,譜例也很缺乏。無論是學習、還是研究,對這一時期僅僅只有理論把握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就音樂本體進行分析研究。《合唱經典》的出版,為我們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提供了大量可考的資料,尤其是對作曲理論專業的研究者或學習者,對他們研究文藝復興時期和聲、複調技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最後,教學價值。《合唱經典》既可以作為西方音樂史教學中的作品欣賞譜例,使欣賞者在聆聽“經典”的同時,能夠對合唱譜例有直觀的了解;也可以作為合唱學生的選唱教材,這些曲目的演唱對於提升合唱隊員的演唱水準、拓展其演唱多風格合唱曲目具有重要意義。
《合唱經典》是我國第一部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曲集,具有多重的價值。正如於潤洋先生在該書的“序”中所述:它“既是一部經過認真的版本比較和整理後供我國合唱團契演唱用的合唱曲譜,又是一部供我國音樂學術界和教育界研讀的頗具學術性、活的西方音樂史學文獻……為我國對西方音樂遺產的了解、欣賞和研究打開了一個更寬闊的視窗,具有較為特殊的意義。”